top of page

抗逆力

滿血復活的秘技

 

人生就像打機一樣,會面對各種挑戰和關卡,有些人自此一蹶不振,有些人會患上抑鬱症 等情緒病,但更多人卻在重重挫敗後反彈,原地滿血復活。心理學家指這與個人的抗逆力或復 原力(resilience)有很大關係,就像一根竹一 樣,強風暴雨幾乎把它壓到地面去,雨過天晴時 又會彈回原來的挺拔。

 

抗逆力與性格有關?這只是因素之一,很多因素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抗逆力,而且還可以通 過練習去加強,令你面對逆境時,不易倒下。

王先生幾年前與朋友一起創業,但資金不多成本高昂,所以王先生與朋友事事親力親為,朝七晚十一,連假期都會回公司工作。一年多過去,生意未見起色,王先生卻與合夥人鬧意見,最後決定拆夥,由王先生獨力摃起整盤生意,為了資金周轉,王先生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卻因而與本來就反對他創業的妻子陷入冷戰。這時候他原來的拍擋另起爐灶,還搶走了他辛苦建立起關係的客戶,另一邊廂,妻子決定與他離婚,並要爭取孩子的撫養權,兩夫妻只好對簿公堂。

 

面對重重打擊,王先生雖曾經沮喪,但他很快便重新振作,咬緊牙關,努力尋找方法及機會去解決眼前難題。

心理韌度高抗逆境

王先生這種強韌,可說是他具有較強抗逆力的表現。抗逆力(又叫復原力或心理韌性),是指個人在面對重大挑戰或逆境時,所發揮出來的能力和品質,幫助他去適應變化及積極應對。以前有些學者認為,父母貧窮、患精神病等負面因素,對孩子會有很大影響,甚至可幫助預測這些兒童日後出現類似問題的機會率。然而,在不少追蹤數以十年的大型研究中卻發現,這類「高危」兒童雖然成長於壓力與困難之中,但不少人長大後都能成為有能力和自信的人,而沒出現類似父母或家族的問題。

 

究竟是甚麼因素令結果跟預期出現巨大的偏差?答案可能在於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存在另外一些因素,令他們具備了較強的心理韌度。這某程度亦解釋了為何面對同樣的重大挫折或打擊,有些人很快便會從中「反彈」,恢復過來,有些人卻可能患上如創傷後遺症等問題。

樂觀是抗逆力的關鍵之一

怎樣的人才會有較高的抗逆力呢?研究認為抗逆力 是由一系列的因素及特質構成,包括性格特質、家庭背 景、四周環境及社會狀況等等,沒有特定的方程式,不 過具備某些特質,抗逆力往往會較高,例如:

  • 個性樂觀積極

  • 為人幽默

  • 樂於助人

  • 具人生目標

  • 有人生學習的榜樣

  • 家庭關係良好

  • 有面對恐懼的勇氣

  • 有宗教信仰

  • 人際關係良好,具較強的社交網絡

如果你具備以上的性格或特質愈多,也許你的抗逆力便愈高。不過即使發現自己與上面的特質南轅北轍, 也不要氣餒,這些特質固然有先天的,但更多可通過後天培養及訓練去加強。近年在外國已發展出各種類適合兒童及成人的訓練課程,希望通過增強相關的特質提升抗逆力,協助抵消負面因素的衝擊,從而減低引發抑鬱症、焦慮症等情緒病及精神病的機會。其中一個例子是美軍訓練,由於從戰場歸來的美國士兵患抑鬱症或創傷 後遺症比率高,美軍在2009年開始已為士兵以至其家屬提供抗逆力訓練課程,希望協助士兵更具抗逆力,減少患上創傷後遺症及抑鬱症等機會。

抗逆力低的表現

有學者指出,抗逆力低較的人在面對挑戰或 困難時,較易出現以下的情緒:

 

  • 憤怒

  • 悲傷或抑鬱

  • 罪咎感

  • 緊張或恐懼

  • 尷尬

以上的都不過是「人之常情」,但若反應較 常人大或經常出現,便可能反映心理韌度不足。

怎樣可以「打不死」?

其實抗逆力不但可以幫助提升個人面對巨大挑戰或困難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亦會發揮作用,試想想如果一個員工容易因別人的意見而沮喪或憤怒,他不但容易出現人際關係的問題,工作表現也難有提升。想培養及提升自己的抗逆力,增加心理韌度,方法可以很多,以下是一些專家的提示:

 

  • 不要視生活或工作上的危機或挑戰為無法克服的困難,事情總會有辦法。

  • 不要凡事都追求完美,這只會令你承受巨大的壓力,嘗試把目標調整,學習接受「其實都已不錯了。」

  • 嘗試接受轉變為人生自然及難以避免的一部分。

  • 有些事情不是你所能控制或改變,與其聚焦其上,徒添壓力,不如換一個角度,只着眼於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也許你會看到新方向。

  • 用長遠的目光看待事物,避免因為眼前遇到的問題而過分擔憂,要緊記,所有困難和挑戰其實都會過去。

  • 每個人都有天賦的能力,不妨多發掘自己的優點及能力,也許你自己比你想像更優秀。

  • 人際關係是抗逆力很重要的一環,多與親友聯繫,約他們見面飲茶吃飯,培養及建立自己的社交網絡。

  • 好好對待自己,給自己留點時間做喜歡及享受的事情。

  • 保持身體健康對抗逆力亦很重要,養成做運動的習慣,睡眠充足,心理質素也會更高。

  • 記住經常保持笑容,開懷大笑也是一種有效的減壓方法。

  • 工餘嘗試做義工或參與社區活動,加強與社區及社會的聯繫。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