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辨證論治中西大不同

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教學科研部高級講師  戴昭宇博士

中醫治療強調辨證論治以及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注重個體化的治療。由於不同的精神情緒疾病在病因、病理和臨床表現特點(證)上的差異,中醫的治療原則與方法以及具體處方往往都有所不同。

方從法立  以法統方

以抑鬱症為例,中醫認為,抑鬱症的主要致病機理是由於情志所傷、肝氣鬱結逐漸引起五臟氣機不和所致,而肝、脾、心三臟受累以及氣血失調是本病形成的關鍵。具有抗抑鬱作用的中藥復方湯劑柴胡疏肝散、逍遙散,四逆散、小柴胡湯以及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甘麥大棗湯、百合地黃湯等,對緩解和消除抑鬱癥狀並調理氣血,有?雙重功效。

同病異治  異病同治

從右述辨證論治例示表中可以看到,對於西醫診斷的抑鬱症患者,中醫則根據其臨床症狀的特點,做出辨證結論;在此基礎上,確定相應的治則治法,進而選方用藥。明確了辨證,就可確立治療原則和方法,選方用藥也成為順藤摸瓜。簡而言之,中醫對此過程稱之為「方從法立,以法統方」。


從表中還可以看出,同屬於抑鬱症病人,可以表現為中醫不同的「證」。中醫的診療尤其重視「辨證論治」。對於抑鬱症,中醫藥的治療也並非僅用一方包治,這被稱之為「同病異治」。即使西醫的抑鬱症病名診斷尚未明確,由病人的臨床症狀特點出發,中醫依然可以進行如上的辨證治療。


此外,表中的「證」,在抑鬱症之外也可能見之於西醫診斷的焦慮症或驚恐症、強迫症、社交恐懼症、創傷後情緒症等患者。只要「證」是相同或類似的,治療方法與選方用藥也可以相同或近似,這一原理被稱之為「異病同治」。


 

20151011p32-34a.jpg

安神通便作先鋒


情緒病複雜多樣,由於病因、病理與病情等差異,以及不同疾病的發展、轉歸規律與不同個體的機體反應性等不同,採用中醫藥治療的起效時間以及所需療程,難以一概而論。一般而言,病程短、病情輕的患者易於取效,中醫藥治療的起效時間以及所需療程相對也短。如初發且輕度的焦慮或抑鬱症、或反應性精神病患者,以及與情境相關的多種心身病患者,運用中藥或針灸,並配合簡易的中醫心理療法,大多可在短期內見效。


再以抑鬱症和焦慮症為例,病人的症狀往往複雜多樣,既會有失眠、不安等精神情緒症狀,也常會見到諸如便秘、腹脹等胃腸症狀或形形色色的疼痛等軀體愁訴。中醫在詳細問診的同時,與患者通過語言交流,共同分析和詮索患者的病因,啟發和促使病人對自己產生新的認知,進而調整自身的一些偏頗行為。在此基礎上,中醫對伴有失眠、早醒或多夢等睡眠異常症狀的患者,常常根據辨證而採用清心瀉火或養心安神、重鎮安神等治療原則與方法,運用中藥優先致力於患者睡眠的改善。這是因為,以改善睡眠作為「治神」的第一步,對於其他精神情緒症狀的改善常常具有先決意義;相類似的是,對伴有便秘的患者,如能根據病人具體病因而指導其運用中藥或飲食、運動方法等加以改善,則病人常會感覺「大便一通,渾身輕鬆」,也有助於其他精神情緒症狀的改善。

綜合治療計劃


無論是中藥抑或是針灸治療,只要應用恰當,我們常常在臨床上常常觀察到,有不少病人可以在服用中藥1-2周間,或針灸治療3-5次後,就開始見效。不過,對於一些重症或心身背景以及病情複雜的患者來說,中藥與針灸並結合中醫心理治療也需要較長的療程,並非一蹴而就而可輕易地徹底解決。


與西醫類似,中醫診療在把握患者病情的基礎上,也為病人制訂治療計劃。臨床上對於情緒病,中醫大多採取綜合療法。例如可以心身同調的中藥和針灸並用法,或在診療中運用富於中醫特色的語言疏導、交流分析以及認知行為療法與中藥和針灸的配合應用等等。建立醫患間的信賴關係,取得病人的信任和理解,是情緒病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的一個重要前提。根據具體病種或病證、病情特點而與病人共同制訂近期、中期以至於長期的治療計劃,徵得病人及其家屬的協調與配合,也是治療取得成功、醫患雙方最終能彼此滿意的一個重要保證。

世衛推薦  針灸治療抑鬱症


針灸與中藥,是中醫療法的兩大支柱。至今有海內外大量的臨床與實驗研究證明,針灸對於抑鬱症等多種情緒病也具有切實的療效。所以從多年前開始,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經向世界各國鄭重宣傳和推薦,抑鬱症是針灸治療的適應症之一。近幾十年來的研究證實,針灸刺激可以令腦內產生類似於嗎啡樣的「內源性腦啡肽」。這類被簡稱「內啡肽」的荷爾蒙,具有與外源性嗎啡類似的鎮痛與欣快作用,但卻沒有也被作為興奮劑使用的外源性嗎啡之導致便秘和成癮性等副作用。針灸治療能產生內啡肽,目前被認為是該療法能夠調整情緒、紓緩抑鬱的基本原理。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