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題
默默承受 沉重壓力
逾70%在職照顧者:感到壓力、出現抑鬱、家庭關係轉差

香港大學屬下的老年研究中心於2020年7-8月進行了一項關於《在職認知障礙症照顧者》的研究,對象為18-60歲的在職成年人,旨在了解在職認知障礙症照顧者面臨的挑戰與需要,並於同年9月尾發表了研究報告。是項研究包括對810名隨機挑選的在職成年人及171名具有認知障礙症護理經驗的在職成年人進行的網上調查,以及兩個焦點小組,探討本港在職認知障礙症照顧者的概況、被照顧者的護理需求、照顧者的社會心理功能等等。

結果顯示,在職照顧者中有73.7%表示承受着高風險的照顧壓力,46.2%有抑鬱症狀,以及38.6%正面對家庭衝突。

《在職認知障礙症照顧者:挑戰與需要》研究結果摘要

 

  • 三分之一(35.7%)在職照顧者的每周護理時間達至少20小時,相當於一般全職工作的一半工時。

  • 大多數在職認知障礙症照顧者在多方面均承受着高風險,當中包括感到壓力、出現抑鬱症狀及面臨家庭關係轉差。重要的是,超過一半(51.5%)在職認知障礙症照顧者面臨至少兩種上述的風險,而四分之一(27.5%)更在上述3方面均承受着高風險。

  • 近80%在職認知障礙症照顧者表示不時感到失落、沮喪或絕望。超過一半(60.8%)受訪者認為他們的健康狀況欠佳或尚可。

  • 報告中可窺見性別差異,男性照顧者的表現較正面,但傾向內化所承受的壓力,而女性照顧者因為要履行繁重且多重角色而承受更大壓力。

  • 雖然從護理工作的角度來看男女並未存在分別,但是女性承擔護理負擔的風險明顯更高。逾半在職認知障礙症照顧者指出,他們肩負一系列的護理工作,包括:協助日常生活活動(ADL),協助進餐、步行及洗澡;亦需協助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ADL),協助購物、備餐及服藥;及提供經濟援助及/或情緒支援。

  • 就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在職男性和女性在承擔責任和承受風險的水平雖然相近,但在壓力處理方面存在不同,故仍有需要針對不同性別採取不同的方案以應對其特定的挑戰。

  • 公私營機構合作對為在職照顧者建立更具支援性的生態圈至關重要,有需要整合並推薦最佳做法以全方位支援認知障礙症照顧者,有助應對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所帶來的挑戰。

  • 68%在職照顧者認為患者經濟能力不足,其中超過一半(53%)依靠家人的經濟支持。

  • 於網上受訪的810名在職人士對早期認知障礙症的症狀認知不足、意識不夠,反映社會大眾普遍對此知識不足,或會使患者失去盡早接受治療的機會。

《香港腦部癱瘓病人及其照顧者的過度保護和心理狀態》

照顧者經常被描述為對殘疾人士過度保護,父母的過度保護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獨立性。例如,認為父母過度保護的患者比他們的同齡人更不快樂、更焦慮,並且有更低的自尊。香港大學醫學期刊曾經發表研究報告《香港腦部癱瘓病人及其照顧者的過度保護和心理狀態》,研究香港腦部癱瘓病人感受到的過度保護及他們的心理狀態與其照顧者的關係。參與者為14對腦部癱瘓病人及其照顧者。


結果顯示:
1. 病人和照顧者感受到的過度保護情況與焦慮(Anxiety)和不高興(Unhappiness)呈正相關。照顧者的過度保護行為與他們的焦慮有關,過度保護有可能是照顧者對於內心焦慮的反應。研究指出,身為殘疾兒童的父母的照顧者往往會感到內疚,並嘗試用盡一切努力來彌補兒童的殘疾狀況。

2. 病人和照顧者的心理狀態和所感受到的過度保護與病人的實際活動能力無關。對於照顧者,他們的心理狀態與病人的運動能力不相符。照顧者認為病人殘疾的程度愈高,他們的生活滿意度愈低。照顧者的心態和感知對於他們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結論:
照顧者應該適量協助需要照顧的兒童或長者,照顧者可嘗試增加溝通和互相分享感受,有助理解對方的需求和紓緩情緒。照顧者應緊記他們的善意之舉可能是過量的,有機會對自己或被照顧的人產生心理困擾。


資料來源:
Overprotec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es of cerebral palsy patients and their caretakers in Hong Kong: a preliminary report
http://hub.hku.hk/bitstream/10722/59462/1/content.pdf?accept=1

12-13.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