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聽身體心語
解身心糾結

訪問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實習輔導心理學家 劉凱晴小姐

常言道「身心俱疲」,身與心互為影響,每每步調一致。但持續的痛症、腸胃不適的感覺實在尖銳,教人全副心神聚焦其中,忽視了生理症狀底下千絲萬縷的心理糾結,原來與皮肉之苦環環相扣。
 

情緒問題既可引致身體出現病症,也可加劇原來的身體疾病,形成身心症。心病一天未能對症下藥,生理症狀只會持續,甚至帶來惡性循環,建議向專業人士求助,聆聽身體心語,安撫心靈,才能為身心解結。

個案分享:
為證能力,身心苦撐

「下星期要照胃鏡!」珍妮告訴丈夫阿德。
德詫異:「不是月初才檢查過嗎?」
「我轉了醫生。」
半年前,珍妮獲晉升客戶經理,接手大型項目,胃腸不適轉劇。


回想過去偶有類似狀況,「這次很厲害,我還年輕,為何患上絕症!」她認定有腫瘤,強烈的焦慮感令兩口之家陰霾密佈。


這天德陪她回娘家晚膳,岳丈岳母又誇讚營商的長子成就不凡,為家門添光。個性倔強的珍妮默然,德體會太太多年來不甘被看扁,力爭表現,身心疲累。

如何察覺自己患上身心症?

當你發現身體的問題沒完沒了,擔心也沒完沒了,老是惦記,總是認為自己的病無法根治,你有可能是患上身心症。

確診的條件
珍妮是典型的身心症個案,由心理因素引發,導致身體出現症狀,又或令原來的身體疾病加劇。


確診身心症的條件包括:
1. 當事人對生理毛病衍生異常的想法,如罹患絕症,以致拖垮家庭,令情緒極端焦慮,承受超負荷的壓力;
2. 身體症狀嚴重影響當事人的正常生活,無法專注學習、工作,以至社交、生活作息都無法正常運作。


二者皆為判定身心症的重要條件,而且問題困擾持續6個月或以上,便可能是患上身心症。

身心症五大類型
1. 體化症(Somatic symptoms disorder):
出現一項或以上的身體症狀,當事人備受重壓,深恐事態嚴重,產生焦慮情緒,耗費大量心力處理,無法正常應對生活。香港的身心症患者多屬這一類,主要症狀是各種痛症,如頭痛。


2. 轉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
涉及肌肉、活動功能或五官(聽覺、視覺、嗅覺等)的症狀。香港較常見的如因肌肉麻痺致面癱、吞咽困難,或肌肉過度活躍,出現手震。五官方面,部分患者無故失聰、失聲、失語,或失明、失去嗅覺等,背後涉及壓力因素;更有患者在喪親後失去聽力,原來其至親是失聰人士,當事人因惦念至親而突然失聰。

3. 疾病焦慮障礙症(Illness anxiety disorder):
當事人雖沒有明顯的身體症狀,或者症狀十分輕微,卻整天焦慮,小如腳趾甲翻起,亦擔憂大病臨頭,持續求醫,另一極端是拒絕求診,諱疾忌醫。

4. 孟喬森症候群(Factitious disorder imposed on self or imposed on another):
這類型分兩方面,一是對自己,當事人情緒焦慮,有意識地偽裝生病,強行上班,藉此獲得別人持續關心、認同;另一是對他人,如安排子女裝病,當事人過去或曾被遺棄,故持續讓孩子「生病」,須一直依附她。


這類型在香港較少確診,但若父母老是覺得子女患病,動輒帶他們看醫生,便應多加留意。在西方,曾發生一些案例,患此病的母親不惜給孩子餵藥,令所有人都相信孩子有病或殘疾,需要她一直照顧,甚至因此引發悲劇。

5. 假孕症(Pseudocyesis):
當事人沒有懷孕徵狀,雖經檢查確定,卻仍認定有身孕,繼而憂慮與懷孕相關的問題。當事人或經歷墮胎、流產,卻未獲得適切的哀傷輔導。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每逢讀書考試就鬧生病是詐病的表現,其實學生也是身心症高危一族,家長不應輕視。

 

高危因素
長期承受壓力或身處前線工作崗位人士,有較大風險患上身心症。另外,某些性格也屬高危因素,像追求完美、責任心極重,容易執着,衍生焦慮情緒。成長經驗也是關鍵因素,像曾被虐待、遺棄等,潛藏隱患於成長後浮現,如文首個案,當事人自小受家人輕視,長年力爭表現,身心備受重壓。


情緒病患者也有較大危機患上身心症,《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 5 修訂版)指出,各類型身心症,往往與一項情緒病同時獲確診,例如同時患上抑鬱症、焦慮症。


三成港人受困
據醫院管理局2008年的統計數字,約三成港人罹患身心症,男女比率約為4:6,女性患者較男性多,估計近年數字有所上升。另一項由教育心理學家進行的研究發現,中學生因身體不適求診的個案中,身心症排第二位。
 

本地身心症患者常見的症狀,包括頭痛、胸口痛、失眠、皮膚出疹、高血壓或低血壓等。其他則涉及:神經系統(如偏頭痛、手腳麻痺)、呼吸系統(如呼吸困難、氣喘)、消化系統(腸易激綜合症較普遍)、內分泌系統(如血糖飆升、癡肥)、泌尿系統(如尿頻)及肌肉關節問題(如關節痛)。

靜觀練習
靜觀練習是其中一種有效治療及預防身心症的方法,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平靜下來,增加對身體的察覺,與身體內在對話,發現平日忙碌中無法察覺的問題。

開心扉 抒愁緒
不擅表達情感的人常把問題積壓心內,久而久之身體便「抗議」,出現不適症狀。因此應學習放開心懷,像維持良好的社交生活,與友好聊天,亦可培養健康嗜好,如畫畫、歌唱或運動,均有助抒發情緒,清空內心鬱悶,否則日積月累沉澱擠壓,帶來負面影響。

診斷與治療
治療主要通過心理輔導處理心靈創口,尤其涉及童年經歷,需從源頭解結療傷,為當事人建立表達平台,協助他分享心結,給予支援,鼓勵他一步一步前行,放下心頭石,做回自己。


由於香港人對身心症的認知仍有限,即使心理治療的效果理想,但患者在尋求心理輔導前,往往已多番向不同醫生求治,可能延誤了處理情緒問題,故不能期望經一兩節心理輔導,便可迎刃而解。對積壓多年的情緒糾結,若通過一段時間輔導而能緩解,已很鼓舞,患者需耐心配合治療。


預防三步曲
認知: 平日多留意身體,學習與身體相處,例如練習靜觀,增加對身心的察覺。
關注: 身心症與每個人都有關,應多加了解;留意身體症狀與情緒問題是否「沒完沒了」,接連來襲,可能是身體有說話要告訴你,不容輕視。
行動: 若出現身心症徵狀,應尋求醫療,例如心理輔導、表達藝術治療等,切忌諱疾忌醫,以為時間可以治癒。


香港人生活繁忙,平日承受各種壓力,建議應規劃作息時間表,達到平衡有序,多做運動,保持社交生活,並尋找適當紓發情緒的方法,例如做運動等,令身心健康平衡。

疫情下的身與心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少不免令人感到焦慮,倘若扣動了當事人的性格因素或傷痛經驗,更容易牽起情緒反應,例如對周遭人的咳嗽反應過敏,天天憂慮「中招」,也有人認定全球危機四伏,人隨時被隔離、遺棄,深感恐慌,這些都很可能增加出現情緒病及身心症的機會,大家應多加關注。

bottom of page